554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在京举行

作者: 媒体部 张梅

2022-06-28


转载:新华网


拟设置数字经济大会主宾国;邀请1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与会;聚焦互联网3.0、数据要素、数字治理与全球规则等热点议题,设置开幕式及主论坛、六个主题峰会、近三十场专题论坛,同时配套“周、展、赛、秀”四大特色活动;策划全球万人数字安全元宇宙峰会;成立数字经济标准委员会;发布《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等一批重磅创新研究成果。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于728-30日在北京举行,聚焦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和平台化,全面提升规格和影响力。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


大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会将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成功举办基础上全面升级,内容更加丰富,规模更上台阶,模式更加创新,国际化更加强化,品牌价值更加凸显。大会将围绕“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条主线,聚焦“启航数字文明——新要素、新规则、新格局”这一主题,充分发挥北京数字经济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新型数据要素配置、新兴数字产业孵化、数字核心技术创新、数字治理体系建设、全球规则标准合作,汇聚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共同助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大


互联网3.0主题峰会面向全球新一轮互联网科技创新,打造会议形象数字代言人,推出数字虚拟展厅,全面展现元宇宙等互联网3.0典型应用的虚实融合、人数协同、时空拓展等特性;数字安全主题峰会将打造首个网络安全元宇宙峰会,开辟ISC元宇宙大陆,所有观众都可以用定制化形象参会互动。


四大特色主题活动争相竞秀。大会将推出精品主题展、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大赛、全球AI大数据竞赛、数字经济体验周和成果发布会。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活动,以“16+1”区“一区一品”数字产业为统筹引领,通过数字消费、数字科普、数字艺术三大版块的体验传播活动,带动“100+”数字新场景共同参与,让数字经济可见、可感、可触摸。







相关文章


  • 生物材料为医用非织造布创新带来机遇

    2025-10-21

    设计用于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生物材料——许多具有多功能特性——在与生物组织和器官接触时,对提供诊断和治疗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纤维的医疗应用包括先进药物输送、支架和其他植入器械、组织再生支架和伤口护理。医疗进步的驱动因素意味着,为满足广泛的临床需求,改进的生物材料配方以及加工方法,是开发和制造新型医疗产品形式的一个不断增长的领域。

    查看全文 >
  • 行业运行丨2025年1-8月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简况

    2025-10-21

    生产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同比增长4.5%;帘子布的产量同比下降5.6%。 经济效益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8月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利润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营业利润率为3.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查看全文 >
  • 【SINCE展商风采】江苏金美达:创新、品牌、可持续发展,打造熔喷材料领先品牌

    2025-10-20

    目前,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发明专利证书5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7件。近年来,公司不断自主研发生产设备,并拥有TSI系列所有的检测设备,目前公司有一流的研发实验室,配置有先进的检测设备3160一台,欧标8130A一台,美标8130A一台,8130五台。

    查看全文 >
  • 车用非织造材料:可持续性、高功能性、电池安全

    2025-10-11

    就Autoneum而言,这家专门从事隔音隔热的瑞士汽车供应商最近在其产品组合中增加了完全由聚酯制成、基于其现有Pure技术Propylat PET的可持续单一材料产品。Propylat技术最初由Borgers Automotive开发,Autoneum于2023年4月收购了该公司。

    查看全文 >
  • 关于发布《充气式水域救援救生装备用涂覆织物》团体标准的通知

    2025-10-11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批准发布《充气式水域救援救生装备用涂覆织物》(T/CNITA16105-2025)团体标准,2025年9月28 日起实施,现予以公告。

    查看全文 >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6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4261号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