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万锭用工8人,利润率提高2-3倍,建全国首个零碳工厂,这个百年工厂有点酷

作者: 环球纺织

2024-11-30

大生集团前身为大生纱厂,由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于1895年创办,至今已连续经营129年。


目前,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20个,职工总数约7000人,形成纺织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文化创意产业板块,跨江苏、山东和安徽三省,成为主业鲜明、产业多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被誉为中国纺织的“常青藤”。


大生集团一百多年不断历久弥新,与其坚持对新技术、新生产经营模式的不懈探索和尝试不无关系。



5年投入10亿,推进“智改数转”


明亮整洁的现代化纺织车间内,纱线飞舞、工人寥寥,全机器操作可完成一系列纺纱流。这里俨然是一座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真正“黑灯工厂”。


为积极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大生集团近5年投入改造资金超10亿元。


2014年起,大生集团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


2015年建成拥有首条全流程、国产设备示范生产线的数字化纺纱车间,万锭用工降至15人;


2022年,建成投产“十四五”国内第一个智慧纺纱工厂,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30%,生产效率提升25%,单位综合能耗降低15%,万锭用工降至8人;


2024年8月,启动我国首个碳中和工厂建设工作。



建全国首个碳中和工厂

万锭用工将降到8人以下


目前在建的5万锭碳中和工厂项目,计划总投资1.87亿元,其中设备投资1.64亿元,购入110台(套)全流程智能纺纱设备,建成后将年产低碳纱线制品6120吨。


碳中和工厂主机设备会大量使用稀土永磁电机,用电方面与传统车间比起来能降低20%左右;碳排放强度和过去相比,也能降低20%以上。建成后的碳中和工厂随着主机设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单产水平将提升15%左右。


从数字化纺纱车间到智慧纺纱工厂,万锭用工从15人减至8人,如今建设的碳中和工厂,万锭用工人数将进一步降低。


链接:南通报业传媒集团出品的微纪录片《南通向新力·激荡新时代》|走进拥有129年历史的大生集团,聚焦智慧工厂,探索传统产业焕新升级之路

产品售价提高10%
万锭利润率提高2到3倍


全流程的数据贯通实施,让信息流通更高效,误差被大幅压缩,纱线质量明显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增加10%,万锭利润率提高2到3倍,税收贡献率增长1.5倍,车间产品基本实现零库存,大幅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话语权。智改数转网联的实践已经成为“百年大生”转型发展的新亮点、效益增长的新引擎。


南通纺织业领头羊


百年来,大生集团坚持做精高端纺织,既坚守传统主业、传承好先贤实业理念,又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推动南通高端纺织产业转型过程中挑起大梁并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2023年,南通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466家,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0.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3%。


虽然时代语境发生变化,但实体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作用没有改变。牢牢守住实业这个根基,敢担责任、勇于争先,是大生集团一以贯之的使命感。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6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4261号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