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山东“瞪羚”攻克世界难题,华盛纺织超声波工艺改写行业规则

作者: 中国纺织

2025-05-31

在全球纺织产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山东华盛创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纺织”)以超声波工艺为核心引擎,实现从区域企业到全球中高端面料供应商的跨越。据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为572.01亿米,其中我国针织布染整产量折合为1029.6万吨,根据行业经验,超声波工艺技术渗透率约为1%,经核算全国超声波工艺针织面料总产量约为10.30万吨;华盛纺织2024年超声波工艺针织面料产量2.72万吨,华盛纺织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6.41%。据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华盛纺织连续三年位居山东省细分行业首位,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如优衣库、斯凯奇、阿迪达斯的核心供应商。


超声波工艺填补行业空白

“阿玛尼采购团队对面料色牢度和功能性的高度认可,印证了我们‘技术先行’战略的正确性。”华盛纺织CEO常洋向记者展示着最新的海外客户反馈邮件,言语中难掩自豪。

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年轻”企业,凭借首创的超声波染色工艺和超临界流体染整技术,攻克了国内超声波染整产业化应用的难题。

据了解,目前超声波染色技术国内鲜有产业化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印染行业的绿色低碳和高端化发展。华盛纺织的这项首创技术,完成了“染料溶解—吸附—上染”的工艺过程,且染色时间缩短2/3,染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不使用固色剂,综合成本减少2/3;采用独有的平幅制软设备和针织物前处理与后处理平幅加工装置,缩短了染缸工艺处理时间,减少了染化料使用量,相较国家标准节水50%,弥补了行业该工艺未能量产的短板,解决了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全面满足GOTS、OCS 有机棉认证等国际生态标准。

截至目前,华盛纺织已布局34项专利,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项(含高价值发明专利2项),全部转化应用;开发的具有导电、电磁屏蔽、发热、抗静电、抗菌、抗紫外、阻燃和拒水等功能的纺织品,从源头上实现了针织品少水染色,填补了我国超声波针织纺织品的空白,为全球品牌供应中高端面料,近三年累计创收9亿多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树立了绿色纺织产业标杆,在我国印染行业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华盛纺织主导建设的“全国超声波染整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认定为行业标杆,成为推动印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引擎。


6000万研发投入构筑技术护城河

在无棣县经济开发区的现代化厂区内,华盛纺织6000余万元打造的科研中心与四川大学、东华大学、成都纺织学院等高校形成产学研协同网络。公司不仅引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端智库,更组建了100余人的专职科研团队,将超声波技术全面融入染整全流程。“我们的平幅制软设备和针织物平幅加工技术,让每吨布生产用水从150吨降至50吨,污水排放减少50%,生产效率提升20%。”技术负责人介绍道,这些颠覆性创新使华盛纺织成为山东省“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并入选2022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

“智能+绿色”双驱动 培植产业集群发展

走进华盛纺织的智能工厂,300余管染缸、13条染整生产线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构成高效生产矩阵。作为山东省“晨星工厂”和“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优秀案例”,其构建的能源梯级利用体系和中水回用系统,使单位产值能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0%。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以“链主”身份,通过“外商投资+产融结合+产业集群”的创新性融合,打造的“2+1+2”产业生态矩阵——赋能两家上游织造厂、一家染整中心及两家下游成衣厂,正加速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年产5万吨绿色纺织科技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新增就业1000余人,助力滨州向“世界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迈进。


从名不见经传的区域企业到全球品牌不可替代的供应商,华盛纺织用六年时间书写了“中国智造” 的逆袭传奇。随着智能化新型纺织科技产业园的加速建设,这家掌握核心技术的 “绿色先锋”,正以超声波工艺为笔,在全球纺织产业版图上勾勒出中国印染行业的低碳未来。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5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6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4261号 sitemap.xml